|
在恒瑞医药(以下简称“恒瑞”)刚刚确定港股发行价后,市场围绕其估值高低展开了激烈讨论。这不仅关乎恒瑞的未来,更被视作创新药领域的一次风向标。随着创新药市场逐渐回暖,港股IPO成为越来越多国内药企的战略重点。: n% a9 g! L5 ]1 m. w; w! @0 H
2 p5 s' E' |/ A
不得不说,孙飘扬的运气颇佳。就在宁德时代赴港上市几天前,其发行价较A股仅有不到6%的折价,打破了港股惯常对A股10%-15%的折价惯例,首日股价大涨逾10%。而就在同一天,三生制药的子公司三生国健与国际巨头辉瑞达成一笔高达60.5亿美元的授权交易,令创新药板块整体飙升,多只创新药股涨停。
: w& U5 J% P; h3 x2 g
* j+ Y5 J! ^* T6 W X' s# l受此影响,尽管恒瑞港股IPO折价达27.5%,但不少投资者仍认为“诚意十足”。在开盘前的暗盘交易中,恒瑞股价已飙升逾30%。正式开盘后,恒瑞港股首日上涨近30%,一度触及57港元。截至发稿,股价稳定在55.15港元,总市值达到3642亿港元。
1 s8 F0 Q8 R, e& b0 k9 @" ~
) {) }, |. K! v, L) N" y/ w恒瑞此轮IPO吸引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(GIC)、景顺(Invesco)、瑞银资产、博裕资本、高瓴资本等知名基石投资者的关注。这是恒瑞自2000年在A股上市后,24年来首次对外股权融资,募资金额接近99亿港元,创下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IPO记录,成为继药明康德、百济神州、荣昌生物后,又一在A+H股同时上市的医药巨头。
. _1 L' H8 ~" X# f" q
6 `" R# b7 ~6 ]* L" S恒瑞方面指出,香港上市不仅可以扩大国际知名度,也能借助港股的全球化投资者结构,助力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与研发合作,并优化资本结构,增加融资渠道。分析人士也指出,与偏重本土市场的A股不同,港股市场更注重企业的全球化潜力,尤其是业务拓展和商务合作能力。- n# r6 U, g \& c
2 p2 S. j2 S; J. I7 ^
近两年,恒瑞正经历一段艰难转型期。曾因创新药销售不及预期、转型受阻而饱受质疑,2021年、2022年公司业绩接连下滑,市值缩水逾2000亿元,创始人孙飘扬不得不重返公司掌舵。
+ V4 R7 Y; O% G' k) h6 T
( B- F0 V& @6 `2 k. f此前,恒瑞一直以自主研发为主,较少借助资本杠杆和外部合作。直到2023年,公司风格大变,不仅启动产品海外授权交易,还首创了“NewCo”模式,与海外资本成立合资公司,推动产品全球化。2024年,公司创新药销售收入首次占比超过一半,且BD收入显著增长,利润也水涨船高。
+ ?; r% Q6 T" `3 y! S
: s6 q" @4 V2 [3 c9 S- |/ c+ U/ X不过,面对百济神州、康方生物、三生国健等后起之秀的强势崛起,恒瑞的昔日辉煌似乎已不再那么耀眼。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已多次在全球临床中击败K药与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,并与辉瑞达成合作。三生国健与辉瑞的60.5亿美元大单更是让恒瑞相形见绌。
% g3 v5 i9 M9 c0 P7 _
5 A7 G/ M& F1 ]9 N/ x如今,市场对恒瑞的疑问愈发强烈:它是否仍能在ADC、GLP-1等热门赛道中再创辉煌?有投资者猜测,恒瑞此次港股IPO的真正意图,可能不仅仅是融资,而是为收购新药企、快速补充创新管线做准备。凭借其深厚的销售网络和丰富的医院资源,恒瑞若能并购具有潜力的创新药企,或许仍有机会重回巅峰。2 o8 M: P' D: p% p. R
/ a7 n! }* b2 ]3 p! j
4 H, i' g" x. d% [1 h: E8 n& }) z% u# E |
|